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第41個教師節(jié)即將來臨。教育部召開的2024年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部署會中,將“重引領,抓好教育家精神弘揚踐行”,作為切實做好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為講好首都教師踐行教育家精神的故事,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與新京報社將在9月10日聯(lián)合推出“我的寶藏老師”系列報道。
為響應教育部工作部署、加強北京市教師隊伍建設,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今年開展了2025年首都優(yōu)秀典型教師選樹工作,從師德師風、教學改革、教育創(chuàng)新、科研發(fā)展等多個角度,挖掘首都高校寶藏老師,傳揚他們身上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展現(xiàn)首都教育工作者的風采,向老一輩教育家致敬。
今年,“我的寶藏老師”系列報道共選取了10位首都高校教師代表,緊緊圍繞教育家精神的內涵,講述優(yōu)秀教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展示新時代教師風采。
“每次發(fā)現(xiàn)一片新綴合的甲骨,或破解一個疑難字,那種發(fā)現(xiàn)的喜悅,足以抵消所有枯燥?!倍晟罡坠俏难芯窟@個“冷門絕學”,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莫泊峰始終保有對知識純粹的熱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謝琰是學生口中的“神仙導師”。他的課堂總充滿思想的碰撞,嚴謹中帶著詩意,總能用生活化的例子講透深奧理論;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雷秀雅從教41年,始終堅持“在人心里種下一棵健康的樹”,她創(chuàng)建了彩虹寶貝特殊兒童干預中心,為自閉癥、多動癥、發(fā)育遲緩等兒童提供義務評估與干預服務;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唐凱始終堅持“做國家最需要的科研”,他專注于靜電探測研究,突破重重困難,最終帶領團隊成員成功完成天舟八號搭載靜電探測微小碎片載荷在軌試驗任務……
既躬耕田野,踐行真知;亦革新講堂,啟迪未來。首都高校教師們以知行合一的篤行,默默書寫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信仰,讓教育家精神在日復一日的耕耘中熠熠生輝。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