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又是一年還鄉(xiāng)時。
我們本從五湖四海來,現(xiàn)在,又要回到五湖四海去。鄉(xiāng)音未改,故人不遠,高堂在側(cè),晚輩繞膝,那是我們的父老鄉(xiāng)親,我們的心之所系,那是我們出發(fā)的地方。
人生有根蒂,我們重新打量來時的路,重新打量生命的印跡。
就讓我們回到真實的世界,回到腳下的土地。我們的悲歡喜樂,都與這片土地如此貼近。
我們?nèi)ふ壹易骞适吕锵У呐?,和母親談?wù)勑模透赣H聊聊過年的民俗,我們?nèi)セ卦L騎行回家之后的老漢,也去探尋在北京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與“人”的交集,總是讓我們倍感親切。我們不要被算法定義和畫像的虛擬人生,我們要的,正是這種真實可感、一步一個腳印的生活。
2025,我們將從這里繼續(xù)出發(fā)。我們的故事,也要從這里開始講起。
2024年10月,我28歲生日當天,和母親一起拍攝了她夢想中的婚紗照。記者供圖
【主文】
前些天,在和好友小D的通話中,我得知她今年不回老家河北過年。“不是我不想,是我媽不愿意讓我回。”
小D說,一旦回去,總逃不了親戚和鄰居的催婚,同樣著急的母親為了避免不知如何作答的局面,索性想出了不回老家過年的法子。
取而代之的,是她母親前往她工作的城市廣州陪她過年。但這并不意味著好友可以屏蔽被催婚,小D形容,她母親“反正有什么話題都會引導(dǎo)到戀愛結(jié)婚那方面去”,多數(shù)時候,因為害怕母親哭帶來更多麻煩,小D選擇沉默,自己消化內(nèi)心的煩、累以及憋屈。
小D直言,母親隔三岔五的催促,已經(jīng)降低了她的幸福感?!拔覌尩挠^點是,找不著合適的就說明你眼光高,讓我找個比自己差的也行,我對這點比較生氣,總覺得我是貨物,要讓人家挑選的?!?/p>
我出生于1996年10月,年紀稍長于小D,但催婚暫未出現(xiàn)在我有限的生命體驗里。臘月底,我回到老家四川隆昌后,向母親講述了小D的遭遇。
“你能理解小D母親的做法嗎?”我問?!安荒堋!闭诖驋咝l(wèi)生的母親停下手里的抹布,接著提高音量,“不管別人怎么說,生活是自己在過?!?/p>
時代在變,母親也在變
小H是我的另一名好友,老家在甘肅,去年回家過年時,親戚的輪番拷問仍讓她歷歷在目,“還有的親戚讓我要求別太高,我媽拉著我去拜年,會托親戚給我介紹合適的?!彼嬖V我,自己有時候想結(jié)束北漂回老家工作,但又疲于面對家里的催婚。
我懂好友的無奈,卻不太能感同身受她們和當今無數(shù)“小D”“小H”的處境。
返鄉(xiāng)后,家人對我的關(guān)注只是時間安排和想吃什么。我特意問母親,今年有沒有想過問一下我結(jié)婚的事情,她專心擦著地,頭也不抬,“一點都沒有這種想法。”
但我清晰記得,兩三年前,當我表達“可以接受結(jié)不了婚”時,母親回應(yīng),“你只是現(xiàn)在這么說,怎么可能不結(jié)婚?!?/p>
我幼時與母親鮮有的合照。記者供圖
這兩年來,母親對我的婚戀事宜持有一種越來越開明的態(tài)度,從必須結(jié)婚到不必須,再到主動來撫平我偶爾的焦慮情緒。
朋友們都對我流露出羨慕之情,慶幸之余,我在想,是什么讓母親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我一直以為,是我時不時給母親發(fā)的出軌、家暴等負面事件讓她對女性步入婚姻更加警惕,結(jié)果她說并不是這個原因,關(guān)鍵在于我有沒有遇到對的人,“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為了結(jié)婚而盲目地結(jié),雙方都不幸福?!?/p>
“時代在改變,思想也要提高,不可能跟著舊時代的思想走?!蹦赣H有點小驕傲自己觀念上的“先進性”,“雖然我是70后,但我不古板?!痹谒磥?,如今的女性不同于以往,要靠嫁個男人過日子,女人也可以通過努力賺錢維持生計,更有能力者還能自己買車買房,因此,結(jié)婚與否順其自然。
松弛感
正和母親聊著,微信群里彈出消息,一位江西的同事說,一般吃完年夜飯,她就要面對家人集體催婚的環(huán)節(jié)了。她談道,自己能感受到父母面子上過不去,“我35歲了,說出去難聽,人家以為我有啥毛病,這一點我覺得對不起爸媽。”
我不禁想,我母親是否受到過來自外部的壓力?
她告訴我,的確有人問過她我的婚戀情況,她答復(fù)“緣分未到”,對方也不再多說什么。“我根本不焦急,你還可以慢慢找,哪怕你30歲、40歲,實在找不到我也不會催?!?/p>
母親說,在她的圈子里,“這些年唯一要催婚的就是你X嬢嬢了?!盭嬢嬢是我母親的好朋友,倆人都出生于1973年,她女兒則與我同齡。前些年,X嬢嬢愁得很,給女兒介紹了好幾個男生都沒成,“女孩子參加工作了,二十五六歲還不結(jié)婚生娃干什么?”
母親反駁她,也開導(dǎo)她,婚姻之事急不得。X嬢嬢總覺得,女兒會被人說閑話,可實際上,并沒有人對此評頭論足。后來,X嬢嬢女兒在朋友聚會上遇見了心儀對象,去年完婚。
比起有沒有婚可結(jié),母親更擔心我草率結(jié)婚后,又因為和對方性格不搭、三觀不合而倉促離婚。所以她從不給我張羅相親,她認為,父母滿意的,不代表子女覺得好。
母親曾在微信上鼓勵我過好現(xiàn)在的生活,順其自然。記者供圖
在我的家鄉(xiāng)四川隆昌,催婚與否因人而異,但在我有限的感知里,這里的整體風(fēng)氣比較有松馳感。
今年過年,幾位沒結(jié)婚的老同學(xué)都告訴我,家里人只問問情況,簡單提醒,不催促。在醫(yī)院上班的老友說,“我聽病人家屬擺龍門陣,感覺大家看開了,都曉得我們這個年紀的戀愛少結(jié)婚少,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
有媒體曾根據(jù)各地人口普查年鑒,整理了30個行政區(qū)的初婚年齡變化。根據(jù)該參考數(shù)據(jù),2010年,四川平均初婚年齡為24.81歲,同年河北、甘肅和江西的平均初婚年齡為23.7歲、24.41歲和24.23歲;到2020年,四川平均初婚年齡是28.43歲,同年河北、甘肅和江西的平均初婚年齡是27.93歲、28.19歲和28.22歲。
《封面新聞》曾報道,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四川省結(jié)婚登記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四川省登記結(jié)婚人數(shù)近年來在降低。2022年46.39萬對,比上年下降了9.3%。
和上述好友以及同事相比,我老家所在省份的婚姻大事顯示出若隱若現(xiàn)的松弛感。
“我希望你快樂”
2024年,我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和朋友一起參加了一場相親聯(lián)誼活動。
我把現(xiàn)場畫面發(fā)到家庭群里,姨媽說“等你好消息”,又補充道“一定要慎重考慮,不要將就”。我跟朋友的初衷更多是看熱鬧和長見識,我倆站在門邊,默默看大家游戲,也觀察著現(xiàn)場的男嘉賓們,結(jié)果自然毫無收獲。
事后,母親打來電話安慰,“沒關(guān)系,慢慢碰,大不了多存點錢,以后自己養(yǎng)老?!蔽胰滩蛔⌒Τ雎暎澳銓ξ揖瓦@么沒信心???”
我聯(lián)想到母親的母親,也就是我87歲的外婆,她常跟我講的是,“先耍幾年再說,一個人無牽無掛,耍安逸”“個人問題先不要考慮,把工作搞好”,甚至有一回,她在視頻通話時湊到屏幕前一本正經(jīng)地說,“不要慌,老了還可以找老伴。”
外婆31歲才生下第一個孩子,在那個年代,她是妥妥的晚婚晚育派。外婆和母親不是高知,也不富裕,她們一個沒上完小學(xué)、一個初中畢業(yè),倆人都是小地方的普通婦女,昔日靠打零工為生,正因為如此,她們的開明讓我覺得更加難得又閃光,也常常獲得我朋友們的意外和稱贊。
母親承認,她的第一段婚姻是盲目的。她十八歲就和我父親談了自由戀愛,之后順理成章結(jié)婚,只圖感情的她沒有“賭”贏。她希望我在婚姻這條路上考慮全面,走得扎實,否則,寧愿不趟這條河流。
我提及,一些長輩催婚的更核心想法是催生,他們希望子女能盡快生育下一代,老了能有人反哺照料。相比“養(yǎng)娃防老”,母親現(xiàn)今更在乎能不能“養(yǎng)好娃”。
她回想起許多年前的一個場景,在外務(wù)工的她到外公外婆家看我,我卻低著頭不說話。母女間因為長期不接觸而產(chǎn)生的疏離,仿佛一場下不完的雨,淋濕了她20年的記憶。
交談中,母親不斷強調(diào)緣分二字,一如她平日對我的寬解,“有的人坐車都能遇上,緣分有早有晚,沒有也不強求,不要湊合?!?/p>
但母親的開明是有“度”的,她支持我不結(jié)婚的前提,是沒有遇到對的人。“從內(nèi)心來說,我還是希望能有人和你一起度過最圓滿的人生?!?/p>
米白色的地磚被母親擦得锃亮,她微微揚起嘴角,不知是對勞動成果感到滿意,還是沉醉于她為我勾勒出的美好未來:和另一半互相體貼,彼此扶持,閑暇時攜手游山玩水,一起享受最圓滿的人生……
“婚姻幸福才好,暫時找不到也不用急,我希望你快樂?!蹦赣H說。
新京報記者 羅艷
編輯 胡杰 校對 楊利